新闻纵横

新闻纵横

    学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课首次集体备课

    日期:2025-04-01来源:党委保卫部 安全管理处 浏览量:

    近日,党委保卫部 安全管理处召开了2024-2025学年第2学期《大学生安全教育(实践)》首次集体备课会。会议由党委保卫部 安全管理处部(处)长李荣光主持,校医院副院长王鲁奎、市中区红十字会综合业务科科长刘蓉及全体任课教师参会。

   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实践课是理论与技能结合的关键环节。本学期,主校区和舜耕校区将分别组织6122人次和1019人次的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,这些活动涵盖了心肺复苏、AED操作、消防演练等多项技能考核。本次备课会旨在规范教学标准,确保实践课高效有序开展,切实提升学生安全能力。

    王鲁奎以“如何上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课”为题进行示范教学。他结合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内容,重点讲解了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点,强调“黄金四分钟”的重要性,并通过模拟人演示了胸外按压、人工呼吸等标准动作。王鲁奎强调,实践课程应注重提升学生的互动性和体验感,通过采用“理论讲解+分组实操+考核认证”的教学模式,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急救技能。

    随后,刘蓉进行了专业点评,她结合《应急救护服务平台使用流程》强调,教学中需规范操作细节,如AED电极片贴放位置、止血带使用时限等,并建议通过“情景模拟+案例分析”增强教学实效性。

    消防管理科科长陈军系统讲解了消火栓、手动报警按钮、感烟探测器等消防设施的识别与使用方法并通过“连接水带-打开阀门-对准火源根部灭火”的消火栓操作演示,强调“三同时”原则(报警、灭火、逃生同步进行),并提醒师生注意疏散标识、应急灯等设施的日常维护。

    李荣光要求,一是强化责任意识,严格落实学校各项安全规定,确保实践课安全有序;二是创新教学方法,结合《应急救护服务平台》资源库,探索“线上学习+线下实操”混合教学模式;三是注重成果转化,通过实践课培养学生安全素养,为建设平安校园奠定基础。

    备课会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课的规范化、专业化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学校将持续推进安全教育课程改革,通过“理论+实践+演练”三维教学体系,筑牢校园安全防线。


    撰稿:李源    编辑:赵华磊    编审:张伟

    Baidu
    map